掏35万原拆原建值吗?有人净赚160万有人说不值
前几天回农村帮爸妈收玉米,邻居李婶拉着我吐槽:“村里说能原拆原建,掏35万把老房子改成小楼,可我总怕花了钱不划算。”我翻了2025年6月住建部发布的《农村住房原拆原建实施指南》,发现这项政策已经在全国铺开,有人改完房子不仅住得舒服,资产还涨了160万;但也有人觉得投入大、没收益,吐槽“不值当”。今天就把原拆原建的政策要求、收益账、避坑点讲透,帮大家判断到底值不值,想改房子的一定要仔细看。
很多人以为“原拆原建就是拆了重盖”,其实政策里有明确规范,2025年全国推进时,一定要满足3个要求,不然可能算“违建”,白花冤枉钱:
1. 宅基地面积不能超:重建后的房子,占地面积不能超过原来的宅基地面积,也不能超过当地规定的上限——比如华北地区大多要求宅基地不超过160平方米,南方地区不超过120平方米(具体看当地政策)。比如原来老房子占100平方米,重建后还是只能占100平方米,多占一分地都不行。
2. 层高、外观有统一标准:不能想建多高就建多高,一般最多建3层(山区地形限制的地方只能建2层),每层高度不超过3.3米;外观还要符合村里的整体规划,比如统一红瓦白墙或灰瓦青砖,避免“一家一个样”破坏村容。比如我们村要求所有新房都用灰瓦,有户人家非要用彩钢瓦,最后只能返工,多花了2万。
3. 必须办审批手续:不是说拆就拆、说建就建,得先向村委会提交申请,附上宅基地证、原房屋照片,再报乡镇政府审核;审核通过拿到《农村宅基地建房批准书》后才能动工,没审批就建的,可能会被要求停工整改。2025年5月,邻村有户人家没办手续就拆房,结果建到一半被停工,耽误了3个月,还多花了审批手续费。
2025年推这项政策,核心是帮农村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很多老房子是几十年前的土坯房、砖木房,漏雨、没卫生间,住着不安全;原拆原建能让大家花较少的钱,住上抗震、舒适的新房,同时也能规范农村建房,让村子更整洁。
不少人好奇“35万改房子怎么能赚160万”,其实这里的“赚”不仅是卖房子的钱,还包括“居住改善+资产升值+额外收益”。咱们结合2025年的真实案例,一笔笔算清楚:
陈叔家在宁波鄞州区的村子里,离当地4A级景区只有2公里,原来的老房子是1990年建的平房,80平方米,漏雨、没厨房,早就没法住了。2025年3月,他花35万原拆原建,建了一栋2层小楼,占地面积8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0平方米,还带个20平方米的小院。
1. 省了买房钱,居住条件大提升:之前陈叔想在宁波市区买个小两居,首付至少要70万,现在花35万建了新房,比买房省了35万;新房里装了暖气、卫生间、厨房,冬天不冷、夏天不潮,比老房子舒服太多,陈叔说“现在冬天不用再裹着厚棉袄烤火了”。
2. 房子升值,资产直接涨160万:原来的老平房,因为破旧,最多能卖50万;现在新建的小楼,靠近景区,中介估价能卖到210万,不算租金,资产就涨了160万(210万-50万=160万),扣除35万建造成本,净赚125万,要是算上租金,赚得更多。
3. 出租民宿,每月稳定赚1万:陈叔把二楼的2个房间改成民宿,旺季(4-10月)每个房间每天收200元,每月能租25天,光民宿收入就有1万元;淡季(11-3月)每天150元,每月也能赚7500元,一年下来租金能收10万左右,3年多就能收回建房子的成本。
陈叔说:“原来的老房子是‘累赘’,现在变成了‘宝贝’,以后给儿子留着,也是一笔不小的资产。”
张姐今年62岁,在苏州昆山农村里的生活,老伴去世早,儿子在上海工作。原来的老房子是土坯房,一到下雨天就漏雨,她一直不敢住,只能租村里的小房子。2025年5月,她凑了35万原拆原建,建了一栋2层小楼,一层自己住,二层隔成3个房间,租给附近电子厂的工人,每月租金3000元。
1. 住得安心,不用再担心房子塌了:新房用的是钢筋水泥,抗震性好,下雨天再也用不着桶接雨,晚上能睡安稳觉;她还在院子里种了蔬菜,每天能吃新鲜菜,生活更舒心。
2. 租金补充养老,不用靠儿子接济:张姐没退休金,之前每月靠儿子给2000元生活费,现在有了3000元租金,不仅够自己花,还能存点钱备用,逢年过节还能给孙子买礼物,生活更有底气。
3. 房子能传承,给儿子留个“退路”:张姐说:“儿子在上海压力大,房贷每月要还8000元,以后要是想回农村,至少有个住的地方,比留现金靠谱。”
小李在青岛郊区的村子里开小超市,原来的老房子又矮又小,超市只能占20平方米,货摆不下,生意一直做不大。2025年4月,他花35万原拆原建,建了一栋3层小楼,一层做超市(50平方米),二层自己住,三层当仓库。
1. 超市面积扩大,能卖更多货:原来只能卖烟酒、零食,现在能加卖蔬菜水果、日用品、小家电,每月营业额从2万涨到4万,利润多了5000元。
2. 不用租仓库,省了租金:之前超市货多,得租村里的仓库,每月花800元,现在三层当仓库,一年省9600元,相当于多赚了一笔钱。
3. 房子升值,资产更稳固:原来的老房子值30万,现在的小楼值80万,资产涨了50万,就算以后不做超市,卖房子也划算。
不是所有人原拆原建后都满意,也有人觉得“花了35万,还是亏了”,主要是遇到了3个没提前考虑的问题,想改房子的一定要注意:
安徽阜阳的老周就是这样,2025年4月花35万原拆原建,建了两层小楼,但他和老伴一直在杭州帮儿子带孙子,一年回农村住不了10天,房子只能空着。老周吐槽:“花35万建了个‘空壳子’,每年还要花2000元请邻居帮忙打扫、浇水,太不划算;要是把35万存银行,每年还有1万多利息,比建房子强。”
老周的问题就在于没考虑“居住需求”——长期在外地,短期内不回农村,房子建完只能空着,不仅没收益,还要花钱维护,自然觉得不值。
甘肃定西的小刘,2025年6月花35万原拆原建,建了新房,但他的村子在山区,离县城有40公里,没景区、没工厂,房子既租不出去,也没人买,只能自己偶尔回去住几天。小刘说:“建完房子确实舒服,但35万花出去,除了自己住,没一点额外收益;要是在县城买个小公寓,每月还能租1500元,比在农村建房子划算。”
这种情况的核心是“地理位置差”——偏远山区的农村房子,没升值空间,也没出租需求,原拆原建只能满足“自住”,对想靠房子赚钱的人来说,确实不值。
河南周口的小王,2025年5月计划花35万原拆原建,结果建到一半发现处处要加钱:老房子拆除时发现地基不稳,加固花了3万;想装电梯方便老人上下楼,又花了8万;外墙想贴大理石,再花4万……最后总共花了50万,比预算多了15万。小王吐槽:“本来想省点钱,结果花得更多,现在还欠着10万外债,压力太大了。”
小王的问题出在“没做详细预算”——原拆原建过程中,拆除费、材料费、人工费都可能超预期,要是没提前留备用金,很容易超支,最后花的钱比预想的多,自然觉得不值。
如果想在2025年原拆原建,掏35万前,一定要先做好3件事,判断自己适不适合,避免踩坑:
• 要是“长期在农村住”:比如农村老人、在农村创业的人,老房子没法住,原拆原建很划算,花35万就能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比买别人的二手房靠谱。
• 要是“想出租或升值”:先看地理位置——靠近城市郊区、景区、工业园区的村子,房子容易出租、升值,适合原拆原建;偏远山区、没发展潜力的村子,尽量别建,避免空着浪费钱。
• 要是“长期在外地”:比如在城市定居的人,短期内不回农村,建议先别建,把钱存起来,等以后确定回农村住了再申请。
• 拆除费:1-2万(老房子结构较为复杂的话可能更贵,比如有老地基需要清理);
• 材料费:水泥、钢筋、瓷砖等,大概15-20万(按160平方米算,不一样的材质价格有差异,比如普通瓷砖比大理石便宜);
• 人工费:建两层楼大概10-12万(不一样的地区工价有差异,南方比北方贵,旺季比淡季贵);
• 设计费:3-5万(找专业团队设计,避免后期返工,比如没预留插座位置,后期要凿墙);
做预算时要注意:多问3家施工队对比价格,避免被坑;提前列好“必做”和“可选”项目(比如“必做”是主体建设、装卫生间,“可选”是装电梯、贴大理石),预算不够就先不做可选项目;留10%的备用金(大概3-4万),应对材料费涨价、地基加固等突发情况。
2. 村委会公示7天,没异议的话,报乡镇政府自然资源所、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审核;
3. 乡镇政府派人到现场核查(看宅基地面积、是不是满足规划),符合标准要求的,15个工作日内发放《农村宅基地建房批准书》;
4. 拿到批准书后,通知乡镇政府派人放线(确定建房范围),放线. 房子建完后,申请验收,验收通过就能办新的不动产证,房子产权更有保障。
1. 长期在农村里的生活,老房子破旧的人:比如农村老人、在农村开小店的人,老房子漏雨、不安全,原拆原建能改善居住条件,花35万住新房,性价比高。
2. 农村房子在郊区、景区附近的人:比如靠近城市郊区、有旅游资源的村子,原拆原建后房子能出租赚租金,以后还能升值,像宁波的陈叔那样,很划算。
3. 想给子女留农村资产的人: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回农村养老,原拆原建建个新房,以后留给子女,比留现金更保值,还能避免子女以后在农村没地方住。
1. 预算不够,需要借钱的人:原拆原建至少要35万,若需要贷款、借外债,会有还款压力,万一建完后没收益,还款更难,不如等攒够钱再申请。
2. 没确定未来是否回农村的人:比如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没确定以后是否回农村定居,建议先别建,避免房子建完空着,浪费钱和资源。
掏35万原拆原建值不值,关键看自己的需求和地理位置——有人像陈叔那样,建完房子升值又赚租金,觉得血赚;有人像老周那样,建完房子空着,觉得不值。邻居李婶听完我的分析后,决定先去村委会问清楚审批流程,再找施工队算详细预算,她说:“我家在县城边上,房子建完能租给打工的人,应该值得试。”
你身边有人原拆原建吗?他们花了多少钱,觉得值不值?如果是你,会掏35万在农村原拆原建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分享你的看法,也帮有疑问的人解答一下。
内蒙古一银行员工节假日进山捡垃圾,10年捡了10万多个饮料瓶:每年定1万个瓶子等小目标,想提醒更多人爱护环境
极目新闻记者 赵贝“饮料瓶103982个、烧烤签116100根、其他垃圾3894.94斤……”10月28日,中国银行呼和浩特新城支行员工高伟,统计出一组最新的捡垃圾数据。10年前,他开始利用节假日进山捡垃圾,至今已捡了2万多斤各类垃圾,被当地人称为“大青山清道夫”。
现在的年轻人对“玄学”是迷之热衷去寺庙刮彩票、线上转发助好运!或者佩戴点东西除了本身饰品很漂亮外,也图保健康、保平安、保暴富、保姻缘......金银首饰、玛瑙手串、翡翠手镯、玉石水晶等等戴啥的都有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材质的饰品可能会要你的命!这东西辐射超强戴一天等于胸透117次!
夜尿超过 3 次,两根草煮水喝,一觉睡到天亮 #中医 #健康科普 #中医养生 #抖出健康知识宝藏 #医学科普
10月28日,是陈丽华的女儿吕珂宇遗体在昭阳区殡仪馆的第47天。从事发至今,这位母亲整日寝食难安,无法释怀。悲剧发生在9月10日。25岁的吕珂宇独自前往一亲戚家参加丧事,傍晚时分,她与众人正坐在院坝中用餐,身后的围墙丝毫没有征兆地轰然倒塌。
为提升直播人气、吸引粉丝,竟无视法律底线传播淫秽信息?两名女主播将网络站点平台当成法外之地,信口“词”黄,出口成“脏”,多次使用低俗淫秽言论,吸引粉丝。网民惠某将二人直播录屏后上传网络,引来大量网民围观。
津石高速突发多车连撞事故,知情人称可能涉及约40辆车连环相撞,高速公路工作人员回应
据多位途经车主反映,因雾气导致能见度大幅度降低,该路段发生多车追尾事故,部分车辆受损严重,现场一度出现明火,交通受到影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2025年10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免去张进的中国人民军事检察院检察长职务;任命孙秀君为中国人民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