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缴获四船货物并非贵重物品军长却大喜:就缺这些宝贝!
1949年11月,第47军在军长曹里怀的带领下,向四川东部地区推进,目标是追剿正在逃窜的军宋希濂部队。 就在一个月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在北京宣布成立,但仍有不少的残兵败将逃散或躲藏,彻底消灭这些逃兵成为华南和西南的首要任务。
对于这些自投罗网的敌人,韩喜并不担心,他指示全排消灭敌人时尽可能的避免使用重火力,以免损坏船上的货物。 其实,枪炮无眼,想只打敌人不伤货物并不是特别容易。不过,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尾声,军早已士气低落,风声鹤唳,只要听到出现,就会非常害怕。因此,当韩喜下令开火后,船上的敌人只象征性地反抗了一下,就立即投降。
在的威慑下,敌人把四只船都划到了岸边。韩喜挥手指示战士们上船检查,发现船上只有四十多人,其中有一些军官,还有他们的家属。 当战士们打开篷布后,看到船舱内堆满了货物,大家都特别高兴。虽然船上没有太多现钱,只有两麻袋光洋,但更重要的是,船上载有六千多斤大米、一批医药用品,以及45000多双胶鞋。 对这些胶鞋的出现,大家感到很奇怪,没人能理解这些军官在逃跑时为何需要带这么多胶鞋。然而,当韩喜通过电台将这一发现报告给军长曹里怀时,曹里怀特别高兴:胶鞋?45000多双胶鞋?太好了!我们正好缺这些! 虽然胶鞋并不算贵重物品,但当时正面临严重的鞋子短缺问题,曹里怀因此感觉到很高兴。 第47军从湖南大庸出发,已连续行军和作战了几个月,期间始终没得到充分的休整。特别是当部队进入四川东部后,他们的行军速度加快,就没有时间换鞋。由于没汽车和轮船,战士们只能靠双脚行进,这导致许多战士的鞋子都磨破了。由于后勤补给不足,很多战士的鞋子无法按时换,有些人甚至只能用藤条、皮筋和破布来绑住鞋子凑合着穿,甚至有些战士只能赤脚行军。 在追击敌人的过程中,战士们常常会捡到敌人丢弃的物品,其中最受喜爱的就是鞋子。每当有人找到一双鞋子,大家都会非常羡慕。 当47军进入四川境内后,鞋子问题更严重,曹里怀一直为此烦恼。然而,韩喜的排在白涛镇缴获的45000双胶鞋解决了这个大难题。曹里怀立即指示,用三辆战场上缴获的大卡车将这些胶鞋运到前线,并发放给各个部队,解除了全军的燃眉之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