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郎溪:金色“桂花雨” 潤澤鄉村致富路
秋意漸濃,桂香四溢。近来,宣城市郎溪縣飛鯉鎮黃香村的桂花園裡,一派豐收现象。“咚、咚、咚……”洪亮的敲杆聲在林間有節奏地回響,乡民們手持長竿,精准地敲向桂枝。頃刻間,金黃色的花瓣如細雨般簌簌飄落,一場場“桂花雨”悠然洒下,將樹下鋪設的巨型棚布染成一片金黃。

篩選工序,更考驗手上功夫。乡民們手執圓竹篩,雙臂沉穩晃動,碎葉與細枝紛紛從篩孔落下。篩中留下的桂花愈發純淨,色澤鮮亮,濃郁甜香动人肺腑。
“我們堅持採用人工击打方法採收,雖然費時,但能最大极限保証桂花完好,品質更好。”郎溪縣桂花園林木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竇園介紹說。现在園裡種了300多畝桂花,這段時間每天都要组织周邊乡民來採摘,一天能打取5000余斤花瓣。這些桂花會用來做深加工,有的烘干后當花茶质料,有的還會做成食物、香料,在滬蘇浙的市場上特別受歡迎。
這陣陣浪漫的“桂花雨”,不僅妝點了滿園秋色,更化作了潤澤乡民日子的“美好雨”。產業的發展,直接帶動了就業,這片“香”產業基地已成為吸納本地勞動力就業的重要渠道,穩定為20多位乡民供给了“家門口”的作业崗位,實現了“掙錢”與“顧家”兩不誤。

“這活兒干起來不覺得累,整天聞著桂花香,心境都好!”正在打桂花的乡民徐小鳳說,“我是邻近的,在桂花園裡做了七八年了,平時就在園裡薅薅草、干干農活嘛,一天掙個一百出頭,離家近,還能補貼家用,十分滿意。”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柱石。近年來,飛鯉鎮黃香村黨支部堅持黨建引領,安身本地資源稟賦,精准施策,將發展優質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等特征農業產業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積極探究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發展路徑,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和協同增長。
“下一步,我們要把這篇‘綠色文章’做得更深、更廣。”黃香村黨總支書記戴金虎站在桂花園的高處,望著連片的苗木堅定地說,“不光要讓苗木、花木、果木构成完好的產業鏈,還要揣摩著發展林下經濟、鄉村觀光旅行這些新業態,讓村子強起來、乡民富起來,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強勁、更耐久的動力。”(余克儉 文/圖)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